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遗落在田园的碎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日志

 
 
关于我

刚出生,就挨饿,上学经常不上课。 毕了业,去种田,农场插队五六年。 烧过窑,做过饭,地里农活啥都干。 会犁地,能扬场,扛过布袋交公粮。 脱土坯,上河工,长途拉脚背如弓。 七五年,遭一难,特大洪水悬一线。 文革后,去高考,只恨肚里墨水少。 去读书,跑外调,冷暖尴尬谁知道。 哄小孩,教初中,二十五年作园丁。 跑跑腿,做杂务,十年服务离退处。 现如今,似赋闲,读书骑行两悠然。 蓦回首,看今生,起伏坎坷不轻松。 不后悔,也坦然,乐乐呵呵度余年。

[原]奶奶垌的传说 ④  

2012-03-11 19:33:14|  分类: 田园故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奶奶垌的传说 ④

 启程之日,楚庄王合乎情理的没有来给玉霞送行,却一下派了六辆大车送玉霞上路。光是给玉霞的生活用品、珠宝绸缎就整整装了两车,说是给玉霞以后的生活之需,还有一辆是旅途乘坐。楚庄王把和玉霞朝夕相处的八个侍女,也一并送给了玉霞,让其随行,继续侍奉玉霞,供她们乘坐和装载用品的也是三辆车。经过近二十天的长途跋涉,到了郑国国都。子良曾劝玉霞在都城住下,把家中亲人接来,但玉霞执意回乡,郑襄公只好派了十多名兵吏护送玉霞等人回乡。

 走过千里迢迢的路途,和漫漫的十四年的光阴,玉霞终于又站到了童年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但那几孔熟悉的窑洞却早已废弃,窑洞前的平展的小院更是杂草丛生。从附近的乡邻那里得知,玉霞被官兵抓走的第二天,她的父亲怕军队再来抓人,就带着全家的老老小小离开了此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玉霞千里思归,却不想是如此结局,眼泪不禁簌簌落下。随来的兵吏劝玉霞还是回都城,但玉霞执意不肯。兵吏只好和乡邻们用了几天的时间修整理原来可用的窑洞,又挖掘两孔新窑洞以供玉霞和八个女子安身。

 从此,玉霞和这八名女子如同当地庶民一样,开始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她们种粮种菜,纺线制衣,烧火做饭,成了当地独特的一家农户。玉霞还常常和姑娘们外出采药配药,给乡邻们疗疾治病,和乡亲们相处得很是融洽。远远近近农户猎人有了伤疾就回来找玉霞看看,特别是妇女儿童来找玉霞看病的更多。他们来看病常常会带些山味、土产、米粟做报酬,加上从楚国回来时楚庄王给玉霞带回的珠宝,九名女子的生活也倒无忧。

 但令玉霞玉霞没有想到的是,在她离开楚庄王的第三年,楚庄王却突染暴病,不治而终。那时由于交通闭塞,消息凝滞,玉霞恐怕至终也不知楚庄王之死。

 随着时间的流逝,玉霞和这八名女子也同所有的王公贵族、黎民百姓一样生老病死。依照玉霞和姑娘们的意愿,她们先后被当地村民葬在她们居住窑洞前的那条四季不断清水的沟边高地上。后来,村民念玉霞治病救人之功德,建庙以示怀念,名曰“奶奶庙”,其村也以“奶奶”为名,叫“奶奶垌”,至今不变。那条埋葬着九名女子的清水河沟,也以此为名“九娘沟”,至今依旧。  ④(完)

  评论这张
 
阅读(487)| 评论(1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