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遗落在田园的碎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日志

 
 
关于我

刚出生,就挨饿,上学经常不上课。 毕了业,去种田,农场插队五六年。 烧过窑,做过饭,地里农活啥都干。 会犁地,能扬场,扛过布袋交公粮。 脱土坯,上河工,长途拉脚背如弓。 七五年,遭一难,特大洪水悬一线。 文革后,去高考,只恨肚里墨水少。 去读书,跑外调,冷暖尴尬谁知道。 哄小孩,教初中,二十五年作园丁。 跑跑腿,做杂务,十年服务离退处。 现如今,似赋闲,读书骑行两悠然。 蓦回首,看今生,起伏坎坷不轻松。 不后悔,也坦然,乐乐呵呵度余年。

万仙山游记 之 郭亮的机遇  

2011-08-07 10:14:29|  分类: 田园游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万仙山游记 之 郭亮的机遇

 在郭亮游玩的时候,不止一次听到 “要不是在这里拍了几部电影,郭亮今天依旧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 和类似这样的话。这话咋一听还有道理:是的,要是没有《清凉寺的钟声》、《举起手来》、《崖上人家》等多部电影在此拍摄取景,郭亮村绝不会如此出名,也不会有那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细细琢磨觉得又不完全是那么回事,要是没有郭亮人倾其全村的人力物力,以生命和血的代价开凿出“绝壁长廊”,哪个导演、哪个明星敢从那几百米长、宽不盈尺、看上去就头晕的绝壁天梯上带着笨重的器材和衣食用品,冒着生命危险,来郭亮拍电影呢?正因为郭亮人打通了“绝壁长廊”这条安全方便的通道,实现了郭亮人打开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的愿望,同时也把“里面的世界”呈现在了“外面世界”的面前,这才有了里外世界相互沟通的可能。因此可以这么说,郭亮人不是在被动地等待机遇,而是主动地在创造迎接机遇的条件。没有“绝壁长廊”,郭亮被外面的世界认识不知道要推迟多少年,虽然郭亮人在1972年动工开凿“郭亮洞”的时候,绝没有想到去迎接电影人的到来。可见机遇总是给努力创造条件的人准备的,也许你创造了条件并没有幸运地碰到机遇,但你不创造条件,就绝对不会有任何机遇。这就是郭亮的启示。

(2011年7月30日 游万仙山郭亮景区)

万仙山游记 之 郭亮的机遇 - 田园守望者 - 遗落在田园的碎片
万仙山游记 之 郭亮的机遇 - 田园守望者 - 遗落在田园的碎片
万仙山游记 之 郭亮的机遇 - 田园守望者 - 遗落在田园的碎片
 

 

  评论这张
 
阅读(573)|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