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遗落在田园的碎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日志

 
 
关于我

刚出生,就挨饿,上学经常不上课。 毕了业,去种田,农场插队五六年。 烧过窑,做过饭,地里农活啥都干。 会犁地,能扬场,扛过布袋交公粮。 脱土坯,上河工,长途拉脚背如弓。 七五年,遭一难,特大洪水悬一线。 文革后,去高考,只恨肚里墨水少。 去读书,跑外调,冷暖尴尬谁知道。 哄小孩,教初中,二十五年作园丁。 跑跑腿,做杂务,十年服务离退处。 现如今,似赋闲,读书骑行两悠然。 蓦回首,看今生,起伏坎坷不轻松。 不后悔,也坦然,乐乐呵呵度余年。

[原] 远逝的农具与农活之点播 ⑤  

2010-05-17 21:33:45|  分类: 农村、农具与农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远逝的农具与农活之点播 ⑤

 自从机械播种普及后,麦子、高粱、谷子等农作物稍大面积的播种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也许是农民种植习惯的使然;也许是为了节省种子,在常用的播种方式中,点播最为节省种子;也许是种植面积较小,又有充裕的时间,不像收割那样往往集中在三五天的时间里;也许是农民不想花几十块钱租用点播机的原因……农民在种植诸如种花生、玉米等需要点播的农作物时,多数还是采用人工点播,很少使用机播。周末无事,到近郊亲戚家串门,正遇种花生,就跟着忙碌了一天。

 花生一般种植在沙质地上,以便于花生的坐果和收获。点种以前首先要打畦,种花生不像条播作物对畦的要求那样高,宽点窄点甚至有些歪斜也不要紧,就是为了日后遇到天旱便于浇水而已。花生的株距横约15-20cm,行约20-30cm。点种时一般两人一组:一人用长柄小锄刨坑,一人往坑里丢种子。两人只要配合默契,干活也是很快的。刨坑的先用锄刨出一个四五厘米深的小坑,另一人丢入两粒花生种子后,刨坑的再刨前边的坑时,就顺势用锄上的土埋住已丢入种子的坑。循环操作,直到一畦种完。一般情况下,两人一天不慌不忙的也能点播一亩。

 点播是最原始种植方法之一,原是种植就是从点播和撒播开始的。《诗经》中就记载有周成王时千人耕耘播种的大规模劳动场面,“千耦其耘”“播厥百谷”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农活紧的时候,女人们还要把饭送到田间地头,“有嗿其饁,思媚其妇”。男人们吃着碗里的饭还不忘瞄着送饭的女子中哪个姑娘长得漂亮,可以娶来做自己的媳妇。这样轰轰烈烈的场面,也就是三千年后的“人民公社”能与其相媲美。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普及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这样的劳动场面也只能到文字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去寻踪觅迹了。这真是:

 一锄一坑一花生,留好株距备中耕。

 古老点播今依旧,精耕细作收获丰。

 (注:点播也叫点种。)  (手机照片,效果不好。)[原] 远逝的农具与农活之点播 ⑤ - 田园守望者 - 遗落在田园的碎片

  评论这张
 
阅读(429)| 评论(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