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遗落在田园的碎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日志

 
 
关于我

刚出生,就挨饿,上学经常不上课。 毕了业,去种田,农场插队五六年。 烧过窑,做过饭,地里农活啥都干。 会犁地,能扬场,扛过布袋交公粮。 脱土坯,上河工,长途拉脚背如弓。 七五年,遭一难,特大洪水悬一线。 文革后,去高考,只恨肚里墨水少。 去读书,跑外调,冷暖尴尬谁知道。 哄小孩,教初中,二十五年作园丁。 跑跑腿,做杂务,十年服务离退处。 现如今,似赋闲,读书骑行两悠然。 蓦回首,看今生,起伏坎坷不轻松。 不后悔,也坦然,乐乐呵呵度余年。

康百万庄园纪行之 女儿篇  

2008-10-08 19:34:13|  分类: 田园游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康百万庄园纪行之 女儿篇

 游览康百万庄园,古朴简洁的建筑固然令人赞叹不已,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康家女儿们如同囹圄般的生活。据讲解员介绍:康家姑娘自定亲之始,就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生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不属于她们。她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的闺房和小院内几十平方米的一片空地,除了自己的女性长辈和厨娘以外,不得与任何外人相见,更不要说男人了,即使自己的父亲、兄弟也在禁忌之列。

 对她们来说,从没有日出日落的景色变化,也不见水涨水落的伊洛风光。她们能看到的仅仅是快到中午时太阳从东厢房屋脊上出现,不到半下午又从西厢房屋脊上悄然隐没。南来北往的大雁不知什么时候能才能从她们头顶上的那一方蓝天飞过,如果真有幸看到那一刻,绣楼里的姑娘们一定会恨不得自己也生双翅膀,去寻求那梦幻般的自由,但自由的空气却永远也不属于她们。她们只能整天在长辈妇女的絮絮叨叨中学礼教、习女红,在嘤嘤嗡嗡纺车声中和针针线线的绣板上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少女时代。直到有一天,在阵阵的唢呐声中,一顶花轿把自己抬到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男人家里,开始另一种桎梏妇道人生。

 她们没有青春,没有快乐,更没有爱情。以前,在看一些古代言情故事时,我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踏青途中一个陌生男子的偶然一笑就能令一个大家闺秀春心萌动,绣楼外不期而遇的几次读书声也能使一个深闺秀女情窦初开。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妙龄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歌德),更是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种人性的心灵复苏。然而,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深闺秀女又有几人能够遇上这样的“复苏契机”?即使遇上这样的“契机”,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复苏”呢?

 可以让人感到幸运的是历史终于翻过了沉重的一页,昨天已成了故纸堆里的文字记录,这也许也算得是历史的必然吧。

 

(2008.10.3摄于康百万庄园*其它图片见相册《康百万庄园》)

  评论这张
 
阅读(385)| 评论(1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